新闻中心 分类
“拳”承百年,武入非遗:顺德侠家拳老传人扎马授艺,新弟子挥拳展志发布日期:2025-10-12

佛山,功夫之城,这里每个人都好像“食过夜粥”。起手、出拳、刚猛迅疾,招招追魂;劈砍、扎枪,快如闪电,游龙戏水。

在佛山这片江湖,拳种多达52个。而这种威猛利落的拳法名为——侠家拳。不久前,侠家拳成功入选顺德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份荣光,藏着顺德区陈村镇潭洲村百年的武脉传承。

侠家拳的渊源,要从一位高僧说起。据介绍,临济派长老南拳传人之一的金钩禅师将侠家拳传给广东十虎之一的王隐林。初时,侠家拳套路无正式名称,因金钩禅师又被人称作大侠李胡子,这套由他带来的拳法就被定名为侠家拳。

luS

而后王隐林在广州开设武馆传授十二支桥、小罗汉、虎鹤相斗、大罗汉、侠家刀、枪棍等武艺。

走出潭洲, 二支桥

20世纪20年代,王隐林徒孙邓锦涛到陈村镇潭村开设武馆,潭村人何悦珍拜邓锦涛为师,经过多年研习,她将侠家拳与八卦棍等武艺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潭村特色的侠家拳风格。

何悦珍有着“潭洲女侠”、女侠“黑玫瑰”的美称,她免费传授武艺,教村民强身健体之余,更是时常匡扶正义。恰好,何志恒是当时数百位学生之一。

视频, 人身量的武, 洲村侠家拳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跟着父亲学习侠家拳。一方面当时村里掀起了学武热潮,上百人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受了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电影的影响。”今年已70多岁的侠家拳传人、潭洲村侠家拳武术队顾问何志恒表示,侠家拳是一项适合南方地形和南方人身量的武术,不论年龄一直可以学到老、练到老。

sv, ufHB

他介绍侠家拳是拳术和器械结合,拳术包括初级的“小罗汉”、中级的“虎鹤双斗”和高级的“大罗汉”,器械又分刀、棍、枪、剑等套路。

侠家拳的特点是放拳如猛虎,出枪如蛟龙,拳法刚烈威猛,动作长桥大马,大开大合。拳术套路以抛拳、冲拳、冲锋抛拳为主,劲力以发长劲、抛劲为主,冲击力强。枪法以弹、抛、圈、托为主,进攻勇猛快速。器械有单刀、双刀、双剑、左把枪等。

Ob, 虎之一的王, src

侠家拳的发展经历过高峰和低谷,从全村上百人热情学习,到学拳的人越来越少,百年武脉陷入沉寂。

2023年,何志恒、何嘉成与专业武术出身的95后吴世宇共同开设了潭洲村侠家拳培训班,面向全社会招募,吸引众多学员慕名而至。迄今为止,已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学员,并且组建潭洲村侠家拳队,并带着队员们到各地参与赛事。

洲村侠家拳, 出拳, 猛虎

“当我挥舞双拳,我觉得我人‘活过来’的,一身的‘班味’和压力都随之消散。”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小吴已持续练习侠家拳一年,只要工作允许,她每周末都会按时到潭村练习。她说,打工人久坐活动少,练武能健身健体,还能发泄平时负面情绪。

“未来,希望让侠家拳传承下去,走出潭洲、走出顺德,走进校园,让更多的人了解侠家拳、练习侠家拳。”侠家拳传人、潭洲村侠家拳武术队主教练吴世宇说。

从社区的活动室到校园的兴趣课堂,从顺德街巷到更远的天地,侠家拳正等待更多人接住,让百年侠魂继续在时代里“出拳”。

文、图、视频 | 记者 杨苑莹 实习生 李颖萍(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